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5469129.html
这个二月是宅在家中的一个月份,或许大家早已走遍了家中的各个角落,也看倦了楼下的小区草坪。那么,不妨让我们的目光延伸得更远一些,去到美丽的苍山洱海旁,看一看白族同胞们的家。在如斯美景中,白族人到底是如何实现他们“坐西朝东,春暖花开“的诗意栖居的呢?白族民居白族民居建筑集北方民居建筑的深沉厚重和南方民居的洒脱秀丽于一身,无处不体现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在平面格局、空间运用、立面造型方面,还是在材料的运用和建构方面,都贴切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及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来服务自己。为什么白族民居要坐西朝东?与传统汉式民居院落坐北朝南的传统朝向不同,大理的白族民居院落,绝大多数的正房朝向是坐西向东。因为白族人相信“正房要有靠山,才坐得起人家”,即正房后端要正对附近一个吉利的山峦,忌背向山沟或空旷地。正房朝东,或稍偏南偏北,随所靠山冈的位置而定。从大的环境看,西枕高山、东面江湖或平坝具有安全感,其选址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大理白族民居院落朝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理地区的主风向是南风或西南风,四季风向基本不变,风沿着山谷从南向北吹。这种特殊的气候特征正是民居选择背西朝东的主要原因,所以大理民间流传歌谣说:“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洱海边的白族民居(图/杨士斌)“房子有价门无价”倘若来到白族人家的门口,大部分人都会被富丽堂皇的白族门楼攫住目光。白族人民总是用门楼建筑水平来彰显主人的门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白族工匠总是把他们高超的建筑技艺,倾注于门楼的装饰之中。俗有“穷院子,富门楼”之说,即使家里吃穿不富裕,也非把门楼盖好不可。白族人对美的追求似乎都集中在了门楼上。门楼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斗拱(纯属装饰)、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花砖、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斗拱、挂枋、墙柱无一不是精心雕塑刻画的杰作。他们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檐,精心制作的屋脊、墙脊也做成翘角,远远看去,整个门楼似振翅欲飞,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三叠水门楼(图/陈丹正)在整个门楼的装饰中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些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雕刻和绘画艺术。它们的题材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花鸟虫鱼,都极具当地特色。在门头上装饰着鱼的形状,要的是“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之意,在门口的石础上雕龙刻虎,有镇宅保平安之寓意。通过工匠的精雕细刻,每一座门楼都成了民族风格浓郁的艺术珍品。照壁:白族民居的眼睛照壁是白族民居院落中与正房相对的一面围墙,它比例适度,形式优美,堪称艺术佳作,令人百看不厌,是白族民居除了门楼外的又一装饰重点。一般白族人家建房,多喜欢三坊一照壁的布局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比四合院清新、开阔,主房视野开朗,地位突显。而正对主房的围墙,又往往是院落的正面和门面,一般普通的、平直的围墙,显得平淡呆板。因此,白族工匠巧动心思,将围墙做成一面中间高两边低的照壁,建筑整体空间的层次感一下子就增强和丰富起来。照壁上的彩绘(图/杨士斌)照壁的另一个主要的功能是反射阳光以增加天井和正房的光线。当太阳偏西的时候,借助它将东射的阳光反射投入正房室内,改善正房的光线。这就是对于照壁装饰有很强烈欲望的白族人民,会将照壁的绝大部分做成光洁的素面,而只在檐口部位做重点装饰的原由。在白族民居中,不论照壁朝向如何改变,装饰如何华丽,照壁的这个基本功能始终被传统地保留着。三叠水照壁(图/杨士斌)就其工艺而言,照壁是石、砖、瓦、泥的结合,白族人往往把它作为院落的装饰重点,飞檐翘角,题词绘画。照壁正中用薄砖(花边砖)分出框档,圆形框寓意“天圆地方”。框中饰泥塑人物山水花鸟,或镶一块特选的苍山天然大理石,如山水画一般,再围以泥塑花饰边框。方形框则直排四块方(或圆)形大理石,题词刻字“旭日东升”“风花雪月”“礼仪传家”“明道家声”等,喜庆吉祥,彰显家声。本期内容来源即将出版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白族卷》往期推荐美民·风物

大理的“风花雪月”美民·服饰

萌萌的白族童帽:动物崇拜的遗风美民·歌舞

用歌声唱响的白族智慧百度百科TA说民族领域首位特邀科普作者编辑

程方洁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251.html